+8622-24990856
曙光动力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天津市东丽区津塘公路387号现代大厦2068室
auroratj@126.com
负极材料行业深度:竞争格局、现状及趋势、产业链及相关公司深度梳理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以及储能市场的快速发展,锂电池需求高涨。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原材料之一。负极材料对于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性能、充放电倍率以及低温放电性能具有影响较大的影响。其中,人造石墨负极因循环性能、安全性能相对占优,市占率逐年提高,长年占据主导地位,而硅基负极在充放电过程中的膨胀问题极为严重,需要通过改性以及预锂化手段予以缓解,暂时无法大规模商业化,是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
下面我们将主要针对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的现状及趋势、产业链及相关公司、市场规模及预测进行梳理,希望对大家了解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有所启发。
一、行业概述
1、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电池外壳组成。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对于锂离子电池起关键作用。在充电过程负极材料中不断地与锂离子发生反应,将锂离子“擒获并存储”起来,亦将外部的功以能量的形式存储在电池中。在电池的放电过程中,锂离子从负极转移到正极,电池对外做功。因此,锂离子与负极材料的可逆反应能力决定着锂离子电池的储能效应,锂离子电池性能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负极材料性能的改善。
负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成本中占比小于15%。锂离子电池四大主材为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其成本占比分别约为40%、15%、15%、30%。
2、分类
锂电池负极材料主要分为碳材料和非碳材料。碳材料包括:石墨类、无定形碳等。目前锂离子电池中应用较多的是石墨类负极材料,比如人造石墨、天然石墨。非碳材料中主要包括:硅基负极材料、钛酸锂负极材料等。硅基负极材料中可以分为SiO负极材料、硅碳负极材料等。其他类型负极材料还包括钛酸锂、软碳、硬碳等,这些(钛酸锂、软/硬碳)也是钠离子电池的主要负极材料。
二、行业发展历程
2000年以前,日本企业垄断负极材料生产,主要应用材料先后从 Sony公司研发的石油针状焦、 HONDA公司研发的中间相碳微球发展到 三菱化学研发的改性天然石墨。2002年 贝特瑞成功打破日本垄断实现天然石墨国产化,并在后续发展中逐步实现人造石墨和硅基负极的研发和量产。2005年,由 日立化成公司和 JFE化学公司主导研发的人造石墨被上海杉杉成功国产化,人造石墨凭借较高性价比成为了当下主流材料。伴随着市场对需求的增长,硅基负极成为了负极材料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三、行业现状及趋势
1、人造石墨主角地位难撼动,硅基负极为未来发展方向
就当前的市场而言,在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方面,负极材料以人造石墨为主。人造石墨的负极材料的理论容量为310-360mAh/g,随产业日趋成熟,目前高端石墨已接近理论容量,提升空间较小。而硅材料的常温理论克容量为3580mAh/g,高温理论克容量为4200mAh/g。同石墨相比,硅基理论克容量接近其十倍。据研究,负极材料克容量越高,电池的整体质量则越低,相应的质量能量密度则越高,当质量能量密度要求达到280Wh/kg,就必须使用硅基材料作为负极。随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其在电动汽车上的续航里程也将有效提高。所以在此背景下,克容量高的硅基负极材料成为各大负极厂商重点研究对象。
2、负极材料行业壁垒高
负极材料行业在技术、客户进入以及资金上具有较高壁垒。
3、中国是负极材料主要产地
中国是负极材料最主要产地。2021年,全球负极材料产量为88.27万吨,主要由中国、韩国和日本生产,其中中国产量高达81.59万吨,占比达92%,是负极材料最主要的产地。
4、竞争格局:国内形成“四大多小”竞争格局
中国是负极材料主要产地,负极行业高度聚集,国内竞争格局逐步走向“四大多小”。从全球竞争格局来看,2021年 贝特瑞、 璞泰来、 杉杉股份市场占比分别为14.3%/11.9%/11.7%,且市场份额相对较为稳定。2021年中国占全球负极材料市场的比重为86.10%,远高于其他国家。从国内竞争格局来看,国内竞争格局略微有所变化,“四大多小”趋势逐步明显。2021年贝特瑞、璞泰来、杉杉股份、 凯金能源占比分别为21%/12%/12%/11%。凯金能源占比逐步向第一梯队靠近。
四、产业链分析
从锂电池负极材料产业链来看,上游为原材料,中游为制造加工商,下游为应用领域。
1、上游
负极材料的上游原材料根据产品种类不同而不同,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的上游原料为天然石墨矿石,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上游原料是针状焦、石油焦、沥青焦等;负极材料的设备主要包括流化床、回转炉等。
2、中游
负极材料的中游为负极材料的制造加工,生产含不同种类的负极材料。
(1)天然石墨负极:出货增速相对缓慢
天然石墨受其特性影响,增速相对缓慢。2017-2021年我国天然石墨出货量持续攀升,但增速相较于人造石墨以及硅基负极缓慢。根据GGII统计,2018/2019/2020/2021年我国天然石墨出货量分别为4.58/4.77/5.84/10.08万吨,分别同比增长16%/4%/22%/73%。2020年和2021年天然石墨出货量大增的主要原因是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上涨所致,但是由于天然石墨的能量密度较低,因此天然石墨整体的出货量以及增速不及人造石墨。
(2)人工石墨负极:改进石墨化工序是降本重点
人造石墨原材料为针状焦、沥青焦和石油焦,通过破碎、改性造粒、焙烧等六个步骤加工而成。根据翔丰华募集说明书,负极生产工艺中的改性造粒、石墨化和包覆炭化三个环节技术含量较高,能够体现行业的技术门槛和企业生产水平,行业领导者的技术领先性主要体现在二次造粒,炭化包覆、二次包覆和掺杂改性等工序程序上。 人造石墨成本中制造费用和加工费占比较高,而石墨化是负极生产中成本最高的工序。
1)“高温高耗电量+产能扩张较缓”或将导致我国石墨化供需错配
从能耗上来看,石墨化企业属于高能耗企业。石墨化炉种类多样,但高温以及高耗电量难以避免。我国目前主流的石墨化炉为艾奇逊石墨化炉和内串式石墨化炉。其耗电区间分别为4000~4800kwh/t、3300~4000kwh/t。
从供需情况上看,2023年我国石墨化或将呈现供给不足的情况。根据头豹研究院测算,2022年我国石墨化供给和需求分别为72万吨和64万吨;2023年我国石墨化供给和需求分别为85.3万吨和91.4万吨。
从石墨化产能布局来看,我国石墨化产能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市场格局较为分散。1)根据高工锂电统计,2021年内蒙古石墨化产能占比为41%、四川为17%、山西为12%、青海为8%。由于石墨化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因此石墨化产能布局整体上是根据电力供应能力以及电价分布的。2)石墨化市场格局较为分散,根据头豹研究院,2021年我国外协厂的石墨化市场占比达到了63%。在上市公司中,璞泰来石墨化市场份额最大,达到了整体市场份额的13%。
从政策端来看,双控政策不断出台,石墨化产能释放受阻。2021年国家发改委出台《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后,各省市发改委相继出台相关的双控政策,石墨化厂商产量受限。以我国石墨化产能占比最大的内蒙古自治区为例,2022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完善能耗强度和总量双控政策保障“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其中下达了对于各盟市年度能耗强度降低目标任务,以及加强了对于“两高”项目的认定、管理、审核。
2)一体化趋势加剧,龙头企业优势凸显
一体化是负极材料企业降本的主要方式,其中石墨化自供率为重中之重。根据资料,石墨化占人造石墨成本的30%以上,上市工厂通常采用委外加工方式生产,而委外加工石墨化会大幅拉低负极材料企业毛利率,并且石墨化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随着电价上涨,抬升石墨化费用,以及受调控政策影响,有效产能不足,石墨化加工价格上涨等因素,降本成为负极材料企业重要需求,故包含石墨化加工的一体化负极材料生产成为主要趋势。
负极材料厂商扩产石墨化产能,石墨化自给率有望提升。根据GGII数据,2021年 璞泰来、 杉杉股份、 中科电气、 翔丰华、 凯金能源石墨化自给率分别为66.67%、35.00%、53.03%。根据各公司公告(据不完全统计),中科电气规划石墨化产能达20万吨,杉杉股份规划石墨化高达50万吨,贝特瑞规划石墨化产能达28万吨。
(3)硅基负极:硅基负极为未来发展方向
1)硅基负极技术尚未成熟,处于商业化初期
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和SiO负极材料是目前主流硅基复合材料。根据凯金能源招股说明书,未来最有希望实现较大规模应用的硅基负极主要有SiO、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硅基合金负极材料三大类。硅碳复合负极材料以及SiO负极材料的工艺相对成熟,综合电化学性能较优,是目前最为主流的硅基负极材料。硅基合金负极材料相对碳负极材料克容量提升效果明显,但因为其工艺难度高、生产成本高,且首次充放电效率较低,目前尚未大规模使用。
2)硅基负极大规模商业化还存在问题
体积膨胀降低寿命与低首次充电效率。硅材料在嵌锂过程中巨大的体积膨胀诱导极大的内应力产生,内应力的释放会导致硅颗粒破裂甚至粉化,破碎的硅颗粒与电极失去电接触,还会导致电极结构破坏,部分电极与极片失去电接触,导致电池容量衰减。当负极处于低电位时,有机电解质会在负极表面进行分解,分解产生的物质在电极表面沉积,形成固体电解质界面膜,即SEI膜。硅负极表面的SEI膜会随着硅体积的变化而发生破裂,新暴露在表面的硅在充放电过程中会继续生成新的SEI膜,导致电池中有限的活性锂损失,进而降低使用寿命。而锂离子电池首次充放电过程中,SEI膜的形成会永久地消耗来自正极的锂,造成首次库伦效率(首次充电效率)和能量密度偏低。其次,硅的导电性能相较碳材料来说较差,在高倍率下不利于电池容量的有效释放。
3)改性为硅基负极材料商业化重点技术
由于硅负极在嵌脱锂循环过程中会发生严重的体积膨胀和收缩,造成材料结构的破坏和机械粉碎,导致电极循环性能较差,因此需要改性,具体手段包括硅的纳米化、硅的复合化、硅的多孔化等等。单一的改性手段难以使硅基负极达到商业化要求,必须通过多种手段复合改性,并开发新型的工程技术,才能实现硅基负极材料的可控制备。
纳米化从结构上缓解膨胀问题。通过纳米化设计硅结构,从形态上可分为零维、一维、二维和三维。零维硅纳米结构,避免了锂化过程中硅负极的粉化,显著提升了硅负极的循环稳定性,缓解硅负极整体被破坏。一维硅纳米结构可以在外表面形成稳定的SEI层,硅壳内自由空间可以有效防止体积膨胀造成的机械断裂,但电极制作过程不同于目前商业制造的方法,开发成本是工业化所必需解决的实际问题;二维硅纳米结构有利于抑制体积膨胀,增大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但尚未落地应用,需要面临能量密度低以及生产成本放大的问题。三维硅纳米结构解决了电解液接触面积和体积膨胀容纳空间的问题,其硅材料具有更高的电极密度和结构完整性。
复合化可有效缓解硅的体积膨胀,减小机械应力,改善电极的电化学表现。复合化主要是指把硅与碳、金属等基质材料进行复合,形成硅/碳复合物、硅/金属或氧化物复合物等。硅/碳复合物主要包括包裹型和嵌入型两种结构,碳基基质不仅可以提供导电网络,还能缓冲硅体积变化带来的机械应力。硅/金属复合物有助于改善硅基材料的电子导电性和结构稳定性。硅/金属氧化物纳米复合物通常采用核壳结构,包覆层可以防止硅与电解质直接接触。硅/导电聚合复合物不仅增强了电荷传导,还作为缓冲介质缓解了巨大的体积膨胀,很适合作为复合材料改进硅基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4)预锂化为硅基负极材料商业化重点技术
负极预锂化能大幅度提高锂离子电池的首次库伦效率、弥补不可逆容量损失。硅基负极首效较低,主要是因为硅材料比表面积较大,导致电极在首次嵌锂的过程中产生大面积SEI膜,从而消耗电池中的锂离子。预锂化(预嵌锂),是指在锂离子电池工作前向电池内部增加锂来补充锂离子。预锂化不仅可以增加锂离子电池在循环过程中的活性锂含量,从而获得更高的比容量,还有利于提前调节负极表面SEI膜的形成,保证了锂电池循环稳定性与能量密度。负极预锂化方式主要有锂粉补锂、锂合金补锂、电化学补锂、化学补锂。
预锂化技术用于电池制造的商业生产过程为大势所趋。预锂化对于高容量负极活性材料(如Si或SiO)有着实际应用的突破。最终,预锂化方法的理想选择应取决于制造要求,即须在预锂化的性能增益和额外成本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
5)硅基负极材料处于上升初期
切入硅基材料企业可划分为四大类。一为石墨类负极企业,包含 璞泰来、 杉杉股份、 正拓能源、 贝特瑞、 中科电气、 翔丰华等;二为科研院校创始团队,如 天目先导、 壹金新能源等;三为电池企业,如 宁德时代、 国轩高科、 力神等;四为化工企业跨界或硅材料企业,如 石大胜华、 新安股份、 硅宝科技等。
硅基负极行业整体仍处于初创期。国内真正实现硅基负极量产及批量供货的企业唯有杉杉股份及贝特瑞。璞泰来、翔丰华、石大胜华等公司仍处于布局、中试或研发阶段。据GGII预计,硅负极材料的销售将从2023年真正开始,到2025年全球硅负极材料的需求预计将以70%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
6)硅基负极需求市场广阔
硅基负极高比容量优势凸显。根据各锂离子电池龙头公司的产品规划,松下在2016年切换高能量密度的硅碳负极;LG在2021年开始使用高能量密度SiO+石墨负极;宁德时代在高性能车型将使用高镍NCM+SiOX-Gr电池。下游客户对快充性能、续航时间提出更高要求,高能量密度电池受到市场青睐。
目前硅基负极主要应用在高端动力电池、高端3C数码及电动工具领域。其中硅碳负极商业化应用容量在450mAh/g以下,成本较低且首效相对较高,但循环寿命较差,主要用于3C数码领域。硅氧负极商业化应用容量主要在450至500mAh/g,成本较高且首效相对较低,但循环性能相对较好,主要用于动力电池领域,特斯拉即使用硅氧负极掺混人造石墨的方式进行应用。
动力电池市场:未来加速应用趋势明确。硅基负极应用车企已明显提速,特斯拉推出的4680圆柱电池明确搭配硅基负极,这种大圆柱电池使负极材料膨胀率容忍度提高。包括蔚来、智己和广汽埃安在电池技术上均提及硅负极。国轩210Wh/Kg,LFP电芯也首次成功应用硅负极。
高端数码市场:渗透率将快速提高。5G技术推广带来的智能手机终端需求、民用无人机、智能可穿戴设备等产品的兴起将带动高端消费类电池的增长。
3、下游
负极材料下游为锂电池行业,下游行业的产品最终应用于动力电池、3C消费电池及工业储能电池三大领域。下游行业对负极材料行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其需求变化直接影响到负极材料行业未来的发展状况。
全球锂离子电池行业高速发展。受益于锂离子电池在下游消费电池市场得到广泛普及以及动力电池市场的大规模应用,锂离子电池全球市场规模自2015年来始终保持着较快增长。同时在全球“碳中和”目标的推动下,各国政府出台新政策再次加大新能源汽车补贴,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带动锂离子电池出货量同步增长。2015-2020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出货量从100.8GWh提高到294.5GWh,年增速均高于15%。到2021年,出货量已达562.4GWh,同比增长91%,6年复合增长率达33.2%。据EVTank预测,2030年之前全球锂离子电池出货量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5.6%,到2030年总体出货量或将接近5TWh。
中国锂离子出货量占全球出货量超50%。根据GGII统计,中国锂离子电池产量已连续十年位居全球首位。2015-2021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从46GWh增加到327GWh,2021年同比增长高达129%,6年复合增长率达38.7%。2021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占全球锂离子电池出货量比重达58.1%,是锂离子电池最主要的生产国之一。
三大细分市场中动力电池位列第一,储能电池出货量高速增长。2015-2021年,锂离子电池出货量持续增长,其中消费电池出货量缓慢增长,储能电池出货量快速增长,且在政策的大力推动下,增速有望继续保持。而动力电池出货量经过2015-2018年高速增长后,增长速度放缓,出货量长年位居第一。
(1)动力电池:全球电动化加速,动力电池装机量快速增长
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动力电池需求旺盛。新能源汽车需求大增,产销量持续上涨。2021年全球和中国新能源销量分别为650万辆和352万辆,同比+108%和157%。据EVTank预测,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2240万辆,2030年将达到4780万辆。新能源汽车需求的旺盛带动锂离子动力电池出货量增长。2021年全球和中国锂离子动力电池出货量分别为371GWh和220GWh,同比+135%和160%。
(2)储能电池:政策推动新型储能市场快速发展
政策大力推动新型储能发展。按照储能类型划分,可分为抽水蓄能、熔融盐储热和新型储能,其中抽水蓄能占86.3%,而新型储能占12.5%。新型储能指的是指除抽水蓄能外的新型电储能技术,在新型储能市场中,锂离子电池占比高达89.7%,在《“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新型储能将于2025年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新型储能市场占比将快速提高,其中,电化学储能技术性能会进一步提升,系统成本将降低30%以上。锂离子电池作为电化学储能主流技术路线,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风光”发电齐发展,储能布局再加速。全球以及中国锂离子储能电池下游需求旺盛,出货量增长迅猛。根据EVTank数据,2021年全球和中国锂离子储能电池出货量分别为66.3GWh和42.3GWh,同比+132.53%和+197.43%。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1年中国累计储能装机量为43.44GW,同比+22.02%。下游需求增长点:1)新能源装机量大幅提升,储能需求随之抬升。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0年和2021年我国风电和光伏发电累计装机量分别534.6GW和637.1GW,同比+28.92%和+19.62%。2020年我国风电和光伏新增装机量分别为71.69GW和48.28GW,同比+178.44%和60.35%。从新能源特性看,新能源发电具有不间歇性,因此需要通过储能解决新能源消纳以及冲击电网的问题。从政策层面看,要求新能源强制配储10%-20%,且配储时长为2小时;2)电化学储能技术占比持续提升。根据CNESA,全球和中国的电化学储能占比呈现上涨的趋势。截至2021年,全球和中国的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量占比分别为10.05%和11.8%。成本的降低是推动电化学储能发展的重要因素;3)电化学储能成本大幅下降,储能经济性逐步提升。根据派能科技招股说明书,2021年家用储能系统成本和平准化度电成本分别为450美元/kwh和0.07美元/kwh。
(3)消费电子:全球消费电子市场回暖,国内消费电池出货量稳步上升
全球消费电子市场回暖。2015-2019年,全球消费电子市场平稳增长,规模从92.32百亿美元增长到102.37百亿美元。2020年,受疫情冲击,消费电子市场规模降至98.27百亿美元,2021年回升至103.69百亿美元。据观研天下预测,2022年,全球消费电子市场份额将达到107.63百亿美元,于2023年将回落至101.81百亿美元。
国内消费电池市场稳步增长。2015-2020年,国内消费电池出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出货量从26.7万吨增长至46.3万吨,2020年出货量增幅最高,同比增长26.8%,5年复合增长率达11.6%。2021年,增速放缓,出货量达53GWh,同比增长14.5%。
五、相关公司
1、璞泰来
上海璞泰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2013年,公司收购深圳新嘉拓,进军锂电涂布设备领域。2015年,公司设立东莞卓越,主营业务为铝塑包装膜,同年璞泰来完成股份制改造。2016年,公司再下一城,收购上海电能源,基膜业务板块拓展。2017年,公司于上交所上市。2018年,负极材料业务落地内蒙,负极材料全产业链布局初步完成。
公司是专业的锂离子电池材料及工艺设备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涵盖负极材料、涂覆隔膜、铝塑包装膜、PVDF、粘结剂及自动化装备等,其中负极材料产品主要为人造石墨负极材料。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经形成年产15万吨以上的负极材料有效产能,其中包括11万吨石墨化加工及10万吨碳化加工配套产能。四川紫宸2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基地一期项目将在2022年底投产。涂覆隔膜方面,江苏卓高(二厂区)15亿㎡涂覆加工项目和广东卓高一期20亿㎡隔膜涂覆项目分别通过自有资金启动建设。2021年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收入为51.29亿元。
2、贝特瑞
深耕锂离子电池材料行业二十载,天然石墨龙头地位稳固。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并于2021年在北交所上市,简称“贝特瑞”公司主营业务为锂电池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2004年,中国宝安集团控股贝特瑞。2010年,公司负极出货量一跃成为世界第一。2018年,公司营收突破40亿元,次年公司获得“中国企业专利500强”前三。
公司与福鞍控股等公司合作布局负极材料产能。产品涵盖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天然石墨、人造石墨及硅基负极材料等。正极三元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极。从负极材料来看,1)公司有两个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分别为年产20万吨和年产8万吨,其中年产8万吨项目持股比例为60%。一体化项目落地后,公司石墨化自给率有望大幅提升。2)公司已有3000吨硅基负极产能,根据公司公告,公司规划有4万吨负极材料产能,其中2万吨预计将于2023年投产。2021年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收入为64.59亿元。从正极材料来看,公司正极材料已有3.2万吨产能,且深度绑定亿纬锂能等下游客户。
3、中科电气
公司为负极材料行业新星,公司扩产进程迅速。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4月,并于2009年12月25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简称“中科电气”。公司深耕以电磁冶金为核心的磁力装备,并逐步布局新能源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2016年,公司收购湖南星城。2021年,公司与亿纬锂能合资投资建设年产1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2022年,公司再度扩产,与宁德时代在贵州投资建设年产10万吨锂电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
公司目前已形成“锂电负极+磁电装备”双主营业务格局,其中负极材料产品主要为人造石墨,同时覆盖天然石墨、硅碳、硬碳、软碳等新型负极材料。根据公司公告,2021年公司有5个新增产能项目建设,1)提升贵州中科星城产能,使其负极材料达到5万吨/年,新增年产3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及4.5万吨石墨化加工建设项目;2)建设湖南中科星城年产5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3)注资参股子公司集能新材料新增的1.5万吨/年负极材料石墨化加工项目;4)与亿纬锂能合作投资25亿元建设“年产1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5)贵州贵安新区投资25亿元建设“年产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2021年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收入为18.87亿元。
4、杉杉股份
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并于1996年在上交所上市。1999年-2005年公司开始转型,布局新能源产业,其中1999年、2003年、2005年分别成立上海杉杉科技(负极)、杉杉能源(正极)、东莞杉杉(电解液),初步完成新能源产业布局。2016年,杉杉能源挂牌新三板上市,动力电池PACK工厂投产。2019年,杉杉锂电材料正极、负极两个10万吨项目投产,公司规模优势凸显。2020年并购LG化学偏光片业务。
公司主营锂离子电池材料、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的大型企业,产品涵盖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正极材料、负极材料以及LCD偏光片。负极材料方面,公司的主要优势有三个,1)公司快充类产品份额持续提升,硅基产品已实现规模化应用;2)一体化布局再加速,规模优势将逐步凸显;3)石墨化产能逐步释放,公司石墨化自给率提升,利润率有望提升。偏光片业务方面,公司偏光片业务产销规模全球领先,坚定走高端产品线,高端产品占比持续提升。2021年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收入为41.4亿元。
六、市场规模及预测
下游锂电需求维持高增,2021-2025年负极材料成长空间近2倍。根据GGII数据,2021年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达72万吨,同比+97%,预计到2025年,全球负极材料需求量达223万吨,其中国内出货量达208万吨,相比2021年有近2倍成长空间,CAGR达30%以上。
2021年国内人造石墨出货量超60万吨,同比+97%,占比84%,同比持平,随着负极厂商人造石墨产能的加速投产,预计到2025年国内人造石墨出货量达179万吨,占比进一步提升至86%;2021年国内天然石墨出货量超10万吨,占比达14%,随着消费类电池需求的增长以及比亚迪等部分动力厂商加大采购天然石墨,预计2025年天然石墨出货量近24万吨,占比11%。
硅基负极市场迎来快速增长,出货量预计大幅增加。根据GGII数据,2021年国内硅基负极出货量达1.1万吨,同比+83%,占负极材料出货比例为1.5%。随着特斯拉4680电池的量产以及大圆柱电池的推广应用,预计2025年中国硅基负极出货量达5.5万吨,相比2021年有超4倍的成长空间,2021-2025年CAGR达50%,占比预计提升至2.2%。由于硅基负极通常以低于10%的掺硅比例掺杂到石墨负极中使用,因此预计2025年掺杂后的硅基复合材料出货量预计达45万吨以上(按硅碳、硅氧各占50%测算),占负极材料总出货量比例达20%以上。
注:文章来源于搜狐网